先天不足的皇帝
度宗赵禥,是南宋第六位皇帝,宋朝第十五位皇帝,太祖十一世孙,理宗赵昀之侄,荣王赵与芮之子,初名孟启,又名孜、长源。理宗赵昀无子,收其为养子,先后封为建安王、永嘉王、忠王;景定元年(1260年),被立为太子。理宗于景定五年(1264年)十月病死,他于同日继位,第二年改年号为“咸淳”。
赵昀曾经有两个儿子,即永王赵缉和昭王赵绎,但都夭折了。此后,后宫再没有为赵昀生下皇子。吏部侍郎兼给事中洪咨夔曾建议赵昀选宗室子弟养育宫中,择其优者为皇子,但赵昀此时刚过中年,仍然希望后宫能产下一子,所以没有采纳。淳祐六年(1246年),赵昀已经年过四十,仍然没有儿子,而立储之事已经不能再无限期拖延下去,遂开始物色皇子人选。从感情和血缘关系来讲,赵昀理所当然地倾向于亲弟弟赵与芮的儿子赵禥。
赵禥于嘉熙四年(1240年)四月初九出生,小名德孙,母黄氏。黄氏名叫定喜,是赵与芮夫人李氏陪嫁而来的侍女,地位十分低下,后被赵与芮看中,二人有了夫妻之实。黄氏怀孕的时候,担心由于自己的地位影响孩子的未来,曾服药物堕胎,但没有成功。赵禥极有可能是在母腹中受药物影响,发育迟缓,手脚发软,很晚才能走路,7岁才会说话,智力也低于正常孩子。《宋史·度宗本纪》记载,所谓度宗“资识内慧,七岁始言,言必合度,赵昀奇之”,除了7岁才会说话为事实以外,其余夸赞都应该是出于史家的溢美之词,不足为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