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爱玲对罗兰相当满意。第一次看罗兰排戏,见她一身蓝旗袍,怯怯的身材、红削的脸颊、幽咽的眼睛,说起话来如风振箫,不由大起惊动,认为这活脱脱就是真的流苏。
张爱玲甚至想:如果早些看到罗兰,也许小说还可以写得更好些。
到12月16日这天,戏在上海新光大戏院举行首场公演,门票销售一空,后面几天的也都卖光了。
当晚天气奇寒,场内观众都不敢脱掉大衣外套,但这丝毫没能影响众人的热情。电影导演桑弧观看了首演后,决意要与张爱玲进行合作;著名报人、影人陈蝶衣看完演出,回家时不慎跌了一跤,他不久后撰文说“这冷与跌并没有冷掉或跌掉我对于《倾城之恋》的好印象;著名汉学家柳存仁华,本来已获张爱玲赠的17日的夜场票,结果16日就按捺不住,自掏腰包购票入场,要先睹为快……
各家报纸上更是好评如潮,连一向对张爱玲的写作不予置评的姑姑,也以“张爱姑”为笔名撰文,假借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口气,把话剧《倾城之恋》大大夸赞一番。
《倾城之恋》连演80场,算得上名副其实的“传奇”了。
张爱玲沉浸在巨大的喜悦里,她再一次在上海掀起狂潮。但她没有想到,这已经是她最后的辉煌,从这以后,她所有的新作,就再没能获得如此一面倒的好评。